St Jame's Settlement

Site Loading
close searchBtn
搜尋
新聞中心
改善生活、重建互助社區 社區經濟互助計劃成效評估研究
改善生活、重建互助社區 社區經濟互助計劃成效評估研究 2015-06-25
呼籲政府在每區提供「聚腳點」、檢討相關條例(例如合作社註冊條例)及整合現時的基金資源,以助街坊和團體在各區發展社區經濟
聖雅各福群會於2001年開始組織街坊在灣仔區運作社區經濟互助計劃,自創社區「時分劵」作為交換貨品和服務的媒介,為區內弱勢社群解決日常經濟及生活上的困難,並藉此建立更緊密的社區鄰里關係,增加社群支援網絡,加強社會共融及重建社區經濟。

全球化的主流經濟發展帶來在職貧窮,資源分配不均,貧富懸殊,社區網絡瓦解,生態破壞等問題。有鑑於此,聖雅各福群會於2001年開始組織街坊在灣仔區運作社區經濟互助計劃(下簡稱COME),以社區經濟發展(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模式發展社會資本,自創社區「時分劵」作為交換貨品和服務的媒介,為區內弱勢社群解決日常經濟及生活上的困難,並藉此建立更緊密的社區鄰里關係,增加社群支援網絡,加強社會共融及重建社區經濟。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中心為評估成效, 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第三部門教研中心進行為期一年的全面的成效評估,於今天發表研究報告。

是次研究主要評估計劃中三項目標的成效,包括:

  • 經濟目標-能否改善街坊的生活水平及質素;
  • 社會目標-能否為街坊建立互助互信的社區網絡,促進社會共融;
  • 文化目標-能否推動勞動有價、環保惜物的實踐。

研究方法包括深入訪談(7位持份者)和焦點小組(24位會員),並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150位十六歲或以上的會員。結果顯示會員普遍認同計劃能達致上述目標及受惠於計劃的效益。在經濟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受訪會員普遍認同能夠藉計劃改善生活水平,COME可讓他們在正規勞工市場以外找到勞動機會(55%),透過交換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和服務(60.0%),節省生活上的現金開支(50.7%)。COME亦為會員提供另類優質生活的選擇,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會員認同計劃能為他們提供消費及生活上更多選擇。COME不單為會員改善物質生活,會員普遍認同可透過計劃改善生活質素及身心發展,會員表示比參與計劃前開心(56%),他們可從中發揮個人才能(55.3%),讓他們有機會貢獻社區(65.8%),獲得更多資訊(66.7%)及更有自信(53.3%)。 自COME開始便加入COME的會員老馮先生(長者)曾經參與時分合作社,收集社區剩餘麵包,讓街坊用時分券換取,而在付出勞動的過程中老馮也可獲得時分券。當他遷入公屋時,他還用時分券換取了多件二手傢俬. 而2006年加入計劃的阿愛坦言在時分天地(由街坊打理的社區二手店,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號藍屋地舖)做當值員,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 幫助她渡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她在當值期間賺取的時分券又讓四個女兒報讀了COME舉辦的功輔班。

社會目標方面,五成會員表示透過計劃擴大社交圈子,建立社交圈子的對象不限於COME的會員,他們亦可透過計劃接觸和認識與自身背景不同的人士和團體,有半數會員可透過計劃認識到與自身背景不同的人士或團體,當中超过五成會員表示認識到與計劃合作的商戶及農戶、其他社區組織及團體、專業人士(例如教授、中醫師、律師等),讓會員從計劃中學習新知識,獲得更多資訊,擴闊視野,增加他們生活上的知識和支援。結果亦顯示約七成會員同意其他會員會協助自己應付生活上的困難,更有85%會員表示樂意協助其他會員渡過難關;可見計劃能讓街坊建立較廣闊的社區網絡,發揮互信互助的精神。大部分會員(85.3%)表示認同計劃實踐開放式參與,即讓不同背景社群平等參與,曾被社會排斥的會員在焦點小組中表示透過計劃,讓他們感到重新融入社會,不再被邊緣或排斥,甚至可參與管委會選舉,可見計劃能促進社會共融和平等理念。尚在大學讀書的陳小姐加入COME後積極參與COME事務,並在2014年當選了COME第九屆管理委員會委員,她還是深受歡迎的「時分補習老師」,為基層小朋友提供一對一補習,利用所賺取的時分券換取「天衣無縫車衣隊」的環保手造袋和本地有機食物等。另一位年輕會員雪梨(中產人士)則表示在時分天地除了環保惜物,交換二手玩具送給女兒外,還可重拾街坊間的人情味。

就文化目標而言,會員亦普遍認同計劃讓會員認識和體現社會經濟的理念,特別是勞動平等價值(75.3%),只要付出勞動時間便可以得到同等的價值; 經濟利益不單只利己,同時關顧社會福祉(74.0%); 及提倡以人為本的經濟,讓人找到人生的價值和尊嚴(66.0%)。COME亦提倡環保生活及綠色經濟,大部分會員(88.6%)支持計劃所提倡的環保價值觀並願意將價值實踐(61.3%)。亞華(家庭主婦)自2005年加入COME後,先後在COME不同的工作平台參與勞動,由一位家庭主婦逐步成為綠色經濟的社區導師,與街坊和學生分享實踐環保生活要訣。

研究發現活躍會員 比普通會員較能透過計劃改善物質生活水平及生活質素,有較廣闊的社區網絡及較理解社會經濟價值觀並願意將之實踐,此反映出參與程度與能否從中受惠有著顯著關係。同時研究報告亦發現部分會員的參與程度偏低。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第三部門教研中心研究團隊召集人何寶英博士表示,這可能是計劃現時正面對著不同的外在及內在環境變化所致,外在環境包括香港經濟逐漸復蘇、政府近年推出各項扶貧及解決失業問題的措施、灣仔社區重建項目等等;內在環境方面,包括會員背景漸趨多元化,除了基層市民之外,近年亦有不少認同計劃理念的中產人士和年青人加入,令會員的參與動機及期望亦變得多樣化;另外,由於舊區重建關係,不少會員已遷往其他地區,影響他們的參與程度;亦因以上種種變化,令會員賺取及使用時分的渠道不足,局限了他們在COME的參與。

總括而言,面對眾多變化,何寶英博士建議計劃應進一步促進區內外「時分化」,以增加不同會員賺取和使用時分的機會;例如鼓勵會員推行試驗項目、與聖雅各福群會其他項目合作,如藍屋或香港故事館,又或與區內外社企合作、實現社會創新、擴展跨界別合作。另外計劃應繼續以「促進平等參與」為發展方向,促進不同背景會員參與,建立社區網絡和彼此間互助互信,發展「資產為本」的新型經濟模式及促進開放式民主參與及管理。而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經濟及社會企業項目主管鄭淑貞姑娘希望政府在每區提供「聚腳點」,例如地舖場地、墟市場地;政府應檢討相關條例(例如合作社註冊條例)、整合現時的基金資源,有助街坊和團體在各區發展社區經濟,凝聚社區不同人士的參與,團結力量實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各取所需」的新型經濟模式,達至改善生活,重建互助社區!

有關該研究報告的詳細資料,請登入以下網頁:http://www.apss.polyu.edu.hk/ctss/node/2